当前消息!为什么街上十万以下的电动汽车这么少?

2023-06-04 22:27:58 来源:嘚咕精灵

最近同事小美和我说,为什么道路上10万以下的车咋这么少呢?我居然无言以对。

在许多地方,确实存在10万元以下的新能源车的销售增长,尤其是在2021年,根据统计,这类车型占电动车销量的40.2%。然而,这些车辆在路上可能并不显眼,因为它们主要是纯电动车型,尺寸和空间较小,多为微型车。


(相关资料图)

尽管这个价位的电动车价格较低,但它们的性能确实存在明显的短板。大部分车辆的续航里程只有120-300公里,在最高时速方面大约在100公里/小时左右。这些因素可能导致消费者对这类车辆产生犹豫和抵触情绪。

另外,生产10万元以下的电动车对于车厂来说成本较高,利润较低,因此很多车厂不愿意生产这个价位的电动车。

然而,有可能在我所在的一二线大城市,这类10万元以下的电动车辆相对较少。这可能是因为这些城市对于车辆尺寸、性能和品牌的需求更高,同时消费者在这些地区更倾向于购买更高档次的车辆。

另外,我们的生活圈子和活动区域可能也会对所见到的车辆产生影响。如果生活圈子和活动区域相对狭窄,或者在这些区域内对电动车辆的关注度较低,那么他可能会忽视周围存在的10万元以下电动车辆。

因此,虽然10万元以下的新能源车数量可能较多,但在我所在的城市或生活圈子中可能相对较少,或者被小美忽视了。

当然也存在如下几点原因:

“10万元以下是什么电车?”

A00级微型车占了大部分,如五菱宏光MINI、奇瑞小蚂蚁、欧拉黑猫——类比传统油车,就是奇瑞QQ、铃木奥拓、比亚迪F0的尺寸。这在几年前根本无法想象,当年国内的油车市场,微型车几乎卖不动,属于被淘汰的品类,多个品牌都将微型车停产。

更奇怪的是,10万元以下的电车几乎没有小型车,如飞度、POLO、雅力士这些油车市场10万元以下的A0级小型车,换成同样尺寸的电车,如比亚迪海豚,欧拉好猫,起售价都要10万以上。

“为什么便宜的还买的人少呢?”

前面说到买的人还是很多的,但10万元以下电车的确存在明显的性能短板——大部分工况续航只有120-300km(少部分能达到400km),极速在100km/h左右,部分车款还没有快充功能,充满电需要好几个小时,加上空间小一圈,明显不如10万元以上电车。

要知道,10万元以下的油车,可以轻易做到500km续航,极速150以上,相比之下,10万元以下电车差距十分明显,不少消费者都会有抵触。

路上并不多见的原因

10万元以下的电车空间小,性能一般,续航短,常被用作短途代步用车,不会一天开着车在路上跑,大部分时间都停在车位里。而在路上常见的车,往往是业务用车、公司用车,也就是小美说的“20万元以上的电车”。

另一方面,车流里有一辆6万元的电车,和一辆40万的电车,你猜哪个会更容易被注意到?更大、更高级的车天然就更吸引眼球。大家常说开便宜车是“低调”行为,什么是低调?就是你明明开在路上,却很少被人注意到。

便宜车不易造

10万不到的电车,仅电池成本就占了好几万,成本高、利润低,非常考验车厂的成本控制能力,在狭小的车体里以有限的成本将安全性、舒适性做到一定水准,也对工程设计能力有很高要求,传统低价小型车的“老师傅”,如日系,欧系都很擅长小型油车,但到了电车时代,宁愿推出中高价位段的SUV和较大的轿车,都没推出这个价位的小型电车。

新势力“蔚小理”,由于生产规模有限,成本难压下来,也不会碰这个不赚钱也不赚吆喝的级别。哪怕是以“价格杀手”著称的小米,未来的第一款车也会是中高价位,不敢进这个低价市场拼刺刀。

只有国内有规模优势的传统大厂,如五菱、奇瑞、长城、上汽才会生产10万元以下电车,不少媒体分析,像宏光MINI EV这样的低价电车,厂家赚不了几个钱,只是为了多卖电车赚取新能源积分补贴自家的油车,像长城的欧拉黑猫就因为电池成本上涨而停产。

所以小美提问里说“10万元以下电车很少”其实也对,因为消费者的选择太少了。

关键词:

上一篇: 今日视点:美加军舰蓄意挑起风险 中国兵力全程跟监警戒
下一篇: 最后一页